一、近视手术的可行性与风险
在现代社会,近视手术得到了广泛的认可,如征兵、招飞、公务员考试等场合,都允许通过近视手术来达到视力要求。许多医院也纷纷开展此类手术。近视手术是在眼睛上进行操作,尽管技术和设备在不断发展进步,但风险依然存在。
从专家的观点来看,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的王凯医生,他自己曾接受过全飞秒激光近视手术,在肯定手术安全性的也指出并发症和后遗症虽发生率极低,但并非不存在。卫健委也曾提醒,近视手术的风险高低与个体差异关系很大,其中适应症是关键因素。如果不符合手术的适应范围,就可能出现不良结果,所以不能单纯依靠他人的经验来判断自己是否适合手术,而是要确定自己是否符合适应症。
二、术前检查的重要性
术前检查是近视手术成功的关键。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视力检查,根据不同的眼部条件,可能会涉及十几到二十几种项目,整个检查流程可能需要1 - 2小时,比手术时间还长,但却非常必要。
通过屈光度、角膜地形图、角膜厚度、曲率等检查,可以判断眼球条件是否适合手术,例如角膜太薄的患者可能就不适合手术。对眼底的玻璃体、视网膜、黄斑区等进行检测,能够排查可能存在的眼病,如果有眼底病变需要先根据情况治疗,以降低近视手术风险。在眼球条件达标的情况下,医生会综合视力度数、散光程度、角膜厚薄以及患者年龄、手术预期和职业等因素来推荐手术方式,比如角膜激光手术中符合条件的可能优先推荐全飞秒或半飞秒,高度或超高度近视患者可能会推荐ICL。
三、近视手术类型及术后情况
近视手术主要分为两大类。一类是角膜激光类手术,包括准分子激光、半飞秒、全飞秒等。这类手术是采用切削角膜、改变角膜曲率的方法矫正视力,就像是把眼镜度数雕刻在角膜上。手术时,医生将手术信息输入设备后,机器会将激光精准定位在角膜上,到微米级别,而且不会对晶体、玻璃体或视网膜造成伤害,并且手术前会滴表麻药水,手术过程只需几分钟,几乎无痛感。这类手术相当于做“减法”,适合近视度数不高、角膜较厚的人群。其中,全飞秒手术具有无痛、无瓣、微创、术后视力高清等优点,切口小,保留大部分角膜神经,术后干眼概率低,角膜生物力学稳定性好,但矫正范围有限,度数较高、角膜较薄和角膜形态不规则的患者不适合;半飞秒手术术中全程无刀,制作的角膜瓣更薄更光滑且准确,矫正范围更广,对角膜厚度要求没有全飞秒高,配合蔡司角膜地形图技术引导可个性化矫正,但切口较大,术后干眼概率比全飞秒高,存在角膜瓣移位风险;全激光手术无需制作角膜瓣,避免了角膜瓣相关并发症,安全无忧,表层切削保留角膜生物力学稳定性,手术过程无需对眼球负压吸引,轻松舒适,但术后不适感较明显,恢复和用药时间较长,恢复过程中易出现角膜黑子,前期需防控紫外线且要经常复查。
另一类是植入手术,如ICL晶体植入,它是做“加法”,通过微创切口植入柔软的人工晶体,适合高度近视、角膜较薄的人群。这种手术在保留原有晶体基础上植入人工晶体,具有可逆性,能保持原有晶体调节能力,术后视力能达到或超过视力,视野范围增大,视功能更完善,但它是内眼手术,对手术环境、专家技术及手术适应症要求更高,而且晶体需要预订,费用较飞秒近视手术更高。
一般情况下,术后5 - 8个小时可能会有畏光、流泪、酸胀、异物感等不适症状,这是正常反应,因个体差异双眼反应轻重不等,8小时后症状会逐渐减轻、消失。根据北京协和医院的调查研究,术中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.2,好好护理的话,术后一年内95的眼干、眩光等症状都会逐渐消失。
四、海口近视手术医院介绍
在选择近视手术医院时,患者要综合考虑医院的实力、医生的经验、设备的先进性以及自身的眼部条件等多方面因素,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效果。